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
发布时间: 2020-05-16  

前  言

智慧城市是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的产物。新型智慧城市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创新引领、更加注重长效运营的智慧城市建设新阶段,是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效提升政府效能、改善民生服务、优化产业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的现实选择。

滁州市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区位优越、资源丰富、风光宜人、产业基础良好,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交汇区节点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信息化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安徽省发布“数字江淮”战略,滁州市正处于长三角一体化、江北新区(自贸区)建设等多个重大战略叠加的关键发展期,面临着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挑战。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潜力,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构建“智山慧水 醉美滁州”错位发展新优势和新能力,成为滁州市走新时代特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本规划依据《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安徽省、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现实需求,提出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基本思路、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主要任务、推进路线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一个时期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2019-2025年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


一、发展现状和问题

滁州市,安徽省地级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453.7万。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滁州市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山水秀美,生态宜居;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基础雄厚。

  1. 滁州市空间区位示意图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1.7亿元,增长9.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财政收入增长12.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9.9%。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方阵。

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突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明显,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3:51.6:36.1。全市规上企业总数达1596家,居全省第五,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1家,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6.8%。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22家,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11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共有341家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目录,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8.4%。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国村级唯一的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全椒赤镇获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现代服务业持续壮大,滁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运营,华塑物流园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广大物流园获批省级示范物流园。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现代综合通道联网加密,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8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已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水运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凤阳港多用途码头建设完工,滁州(汊河)港建设并投入运营。以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以“一山、一河、一城、一湖”的“四个一”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能级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不断强化。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19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2个,其中5个县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全椒县获批“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建成城市医联体2个、县域医共体20个,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明光市荣获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琅琊区获批省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举办了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首届残疾人运动会。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十大工程全面实施,能够如期高质量完成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目标任务。建立“乡为主”信访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率先探索实行联合接访、阳光信访、专题约访等制度。

生态文明全面加强,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2018年,全域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PM2.5PM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9.8%1.8%,优良天数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天长市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全椒县和南谯区分别创成国家级、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皇甫山国有林场将军凹入选国家森林小镇建设试点,南谯区太平集村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实施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91个、省级中心村52个、市级中心村36个。

(二)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布局

基础网络建设全省排名前列。截至2018年底,全市数字传输骨干网带宽5389Gbps,城域网出口总带宽2280Gbps。固定宽带用户光纤入户比例超过95%,城市家庭带宽接入能力达到200Mbps以上,农村家庭带宽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以上。全市共建成5332个通信铁塔,4G网络建设已实现城区、乡镇农村、交通干线、风景区等主要场景全覆盖,平均网速可达15Mbps以上。5G正式商用,网络的建设和规模化应用已纳入发展计划。LTE核心网、承载网络、数据中心等全网系统IPv6改造工作已完成。物联网建设已全面覆盖市、县(区)、乡镇,全市建成物联网基站超过1300个。电子政务外网已完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网络建设,覆盖全市域所有行政单位。建成市政务大楼数据中心机房,有效支撑相关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政务应用。

2、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数据资源建设与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制定了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标准规范体系,编制完成《滁州市市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018年版)》,初步建成以市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汇集人社、民政、卫健等50家部门78348.7亿余条数据的政务数据中心,建立人口库、法人库、地理信息库、电子证照库等4个基础信息库。数据中心实现与市公安局、市人社局等18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动态交换共享,并与省平台实现动态对接。同时,推动市政府印发《滁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滁政办〔201921号)、《滁州市政务部门数据共享清单》第一批,筛选出11家市直部门255类近20亿条高质量、高标准的政务数据,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社会信用及纪检监察等领域发挥作用,为推动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3、政务创新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一网全贯通、事项全覆盖、流程全优化。实现了26家单位与51个省、市部门业务系统梳理对接,打通了15个省建系统和8个市级自建业务系统,上线了近1200个服务事项。升级优化全市统一政务服务门户,与省政务服务门户对接,开通了事项发布、表单预填、办事预约、咨询投诉等功能,推动与省垂直系统业务联调联办。全市11.6万个服务事项,事项网办率达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为99.9%,平均承诺时限2.49天,平均提交材料2.83个。完成全市27家单位1201171万余条证照信息电子化制作。全市54个审批和公共服务窗口、2063审批服务事项进驻中心,事项进驻率达92.8%,基本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在全省率先完成“慧滁州”APP全部服务功能整体迁移至“皖事通”并改版升级,整合25个移动平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全民创建、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等18大类208项服务实现从“窗口办”“电脑办”到“掌上办”“指尖办”的转变。截至目前,“慧滁州”APP注册用户数已近70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2%,注册人数在全省排第一,功能数也位居前列。房产服务上,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契税缴纳、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通过数据全流程交换,在线完成身份信息、网签合同、婚姻状况等数据分析比对,事项全流程不见面办理。目前,已在线办理契税缴纳1600多笔,累计入库税款逾1500余万元,显著提升了全市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

4、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教育网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和“班班通”覆盖率均达到100%,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100%。建成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学校2所,省首批智慧学校示范校2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有效促进医疗服务“三医联动”创新应用。建设了覆盖全市各区定点医疗机构的业务专网,包括300家医疗机构和239个社区。社会保障卡(二代卡)发行 380万张,正在推进第三代社保卡发行工作实现电子社保卡签发与扫码应用,在身份凭证、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扣代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结算等应用领域成效显著。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就业服务系统,实时提供就业、失业等信息服务。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市区公交Wi-Fi全覆盖,“掌上公交”“LED电子站台”等交通服务应用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发行“亭城通”卡(公交IC卡),实现与全国200余城市互联互通。

5、城市治理数字化应用有序开展

全市视频监控“一张网”基本建成,实现公安、消防、规建、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共享共用。地理信息“一张图”应用广泛,“天地图•滁州”为各县(市、区)以及水利、环保等部门提供地理信息的实时调用服务。食药监管“明厨亮灶”平台实现对全市大中型餐饮单位原材料采购、使用、存储、加工、制作环节全程在线监督。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完成主城区约110平方公里(含苏滁产业园)范围内单元网格划分、城市部件数据整理入库,开发了9大核心子系统、5大扩展子系统以及“城管通”APP,与公安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对接,有效提升了城市网络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成环保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管理系统和水质自动监控站点,实现对空气和水质的24小时在线监测,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实现用信息化手段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监管。空间规划信息平台支撑全市多个部门规划汇集、融合。

6、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两化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已有4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30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市级农业物联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7个县级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综合服务平台和应用点两个全覆盖,形成“一个市中心、七个县平台、若干示范点”的应用格局,基本实现市县农业数据共享。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10个,孵化企业315家。建成“滁州市全域旅游产业监测大数据中心”,完成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通讯等基础数据的汇聚,琅琊山景区已开通电子门禁、电子语音导游、无线网络服务等功能,有效提升游客服务和管理水平。

7、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机制逐步建立

为了加快推进智慧滁州及全市信息化建设,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市56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智慧滁州暨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主要职责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智慧滁州暨信息化建设工作联络员制度,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相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担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系和协调。成立了市智慧滁州暨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参与全市信息化项目评审与验收。印发了《滁州市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滁政办〔201922号),从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过程监督、评估验收等环节建立了完整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信息化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滁州市现有部分网络设施老旧,通信管网承载容量不足,计算存储资源不足,利用效率不高,且没有全市政府部门统一的政务云平台,无法满足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用需求。通信杆塔资源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面临信息节点少、电力引入难和共享开放不足等问题。云服务、基础信息库、时空信息云平台、视频资源共享系统等基础共性系统建设亟待加强,需要高标准、前瞻性地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应用系统建设统筹协调不足。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筹协调,纵向在省、市、县(区)之间,横向各部门、各领域和区域之间缺少规范有序的协调工作机制。因没有全市统一政务云平台,多种垂管业务系统存在大量专网部署等原因,市直各部门原有业务系统条块分割现象明显,数据交换共享不畅、系统管理和运维分散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造成跨部门业务协同难。

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较为薄弱。滁州市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处于起步期,一二三次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础较为薄弱。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工业行业整体自动化程度不高,相比长三角发达区域存在较为明显差距,亟需提升有效承接先行城市产业分工转移的能力。

数字惠民服务能力和实效不足。惠民服务领域应用系统便捷性、集成性和个性化水平不高,规划建设过程公众参与不足,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市民体验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职能部门和领导传统工作思路和方法较难转变,服务理念落后,对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惠民服务,增强市民幸福感的认识不够。

复合型专业人才支撑不足。政府部门和企业均面临信息化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政府部门缺乏精通信息化、行业管理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行业企业缺乏精通信息化与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滁州市紧邻长三角,优秀人才外流严重,加剧了本地人才和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成为发展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重要制约因素。

建设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在组织机构、资金、项目、标准、数据资源方面亟待加强制度化、机制化建设。已有建设基础和数据资源等未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利旧和共建共享的建设运营模式有待加强。当前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过于单一,社会资本和市场化机制利用不足,导致政府资金压力大且利用效率不高,而亟需开展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运维资金不足,部分启动项目可持续性弱。

二、发展形势与机遇

(一)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为重大机遇

当前,智慧城市群建设正在成为支撑我国城市群带化、区域协同化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跨区域、跨城市的信息化平台、系统、标准和协调工作机制建设,促进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融合、服务共享、设施联通,已经成为区域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最关键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滁州市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合作”的最前沿和长江经济带“沪宁合”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毗邻江北新区(自贸区)。积极融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深度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与分工是滁州市未来一个时期的关键战略抉择。通过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慧应用等方面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数字长三角”建设,有利于促进滁州市与长三角城市群功能高效互补、产业深化分工、制度创新协同,构建开放合作的发展新格局。

(二)引领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核心诉求

我国正在经历产业经济发展重心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新旧基建的融合发展,尤其是5G、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具有代表性的新基建取得突破,成为加快这一进程、抢占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要抓手。滁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抓好工业强市、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统筹、生态为本、和谐共享六大战略。“十四五”期间,滁州市还将持续推进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此,滁州市亟需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夯实数字化基础,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点,以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系不断完善、效能不断提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塑数字时代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和创新力。

(三)持续提升民生服务实效成为根本方向

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务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了市民生活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在教育、医疗、社保、养老、交通、旅游、社区服务等领域,全国范围涌现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新平台、新系统、新模式、新经验,以促进市民放心、顺心、舒心、开心为目标的实践取得了巨大进展。从2018年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结果看,滁州市在上一轮城市建设中重点加强了精准治理、信息资源和惠民服务建设,但在市民体验得分上相对落后,表明民生服务实效亟待进一步提升。滁州市亟需把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趋势,有效促进城市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生态环境宜居化,全面提升民生服务实效和数字生活水平。

(四)体制机制变革和制度创新成为关键动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围绕新时代城市发展,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战略政策和具体工作部署,并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构想,改革创新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和文化动力进一步激发。在安徽省统一部署下,滁州市组建了数据资源管理局,对智慧城市、大数据、数字经济、互联网+政务服务、5G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了梳理统筹,体制机制变革迈出新的步伐。滁州市需要紧紧把握新一轮改革创新的有利形势,深化配套制度改革,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长效机制设计,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制度设计、资源配置,强化领导统筹,培育多元协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紧抓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双圈联动1区域发展战略机遇,以全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新型智慧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以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为主战场,通过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建设应用促进“三融五跨”2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全面提升城市政务、商务和服务效能,加快建成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的示范性新型智慧城市。

(二)发展原则

 1、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坚持以滁州市民切身利益诉求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改善居民生活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惠民、便民、利民原则贯彻到规划建设的所有环节。以解决民生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快公共数据和公共资源的共享开放,推动政府治理创新,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群众体验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全体滁州市民。

2、改革引领,创新发展

以成立数据资源管理局为契机,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城市大脑”“三医联动”等重点项目为突破点,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落后理念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构建区域联动、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以融合联动的智慧应用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加强创新试点示范,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带动城市创新发展。

3、区域协同,融合发展

坚持立足本市发展实际需求,紧抓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一方面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通过制度标准互认、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推动“双圈互认互动”,促进借势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跨界合作,着力发挥本市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以宜居的环境、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吸引城市群优质企业和人才等要素,突出错位发展,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

4、多元协作,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多元协作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在顶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标准制定等方面积极作用,推动双圈区域政府间对接协作。在城市建设和服务中更多引入国内人工智能、电商、环保等领域重点企业,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根本性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培育开放合作、健康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生态。

5、生态宜居,绿色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宜居、节能降耗、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关键应用,深化河长制、林长制改革,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鼓励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同时充分利旧、兼容并蓄,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联合开展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建设,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推动智慧城市绿色发展、美丽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创建国家示范性新型智慧城市为总体目标,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市、智慧文化旅游标杆市、数字经济模式创新示范市、醉美升级生态宜居市,实现新型智慧城市与社会生活、产业经济、城市治理、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同步发展,打造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样板区,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2022年,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智慧政务高效协同,产业经济蓬勃发展,民生服务更加便捷,城市治理更加精细,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将滁州市建设成为全省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市,初步实现“智山慧水 醉美滁州”发展愿景。

2025年,充分发挥城市特色与优势,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产业经济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普惠便捷,城市治理精细高效,营商环境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现实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争取形成全国性亮点并获得国际性声誉。

2、分项目标

基础设施智能化:2022年,政务“云、网、端”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形成智能泛在、集约共享、绿色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有效支撑长三角区域间互联互通。5G网络实现规模部署,应用场景丰富。光纤接入端口占比达到100%,千兆宽带覆盖用户规模达到宽带用户的10%左右,100M以上接入宽带用户达到90%以上。初步建成“同城双活+异地灾备”的两地三中心的政务容灾与备份体系。全市重点区域100%高清视频监控覆盖,视频资源实现统一联网、分级共享。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容灾备份体系基本建成。到2025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达到长三角地区先进水平,各领域基于物联感知设备的智能化监测水平全面提升,监测数据基于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统一汇聚共享。信息安全防护实现全市统一管理,安全保障切实有效。

数据资源红利化:2022年,数据资源统筹管理机制较为完善,政务数据有效实现统一采集、汇聚整合、共享交换和开放利用。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全面支撑各项业务应用。到2025年,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数据治理和融合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数据“聚、通、用”机制全面理顺,全市数据资源实现应聚尽聚、持续更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共享更加顺畅。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实现100%共享,非涉密公共数据实现统一开放。数据资源增值应用社会参与活跃、成果丰富,区域间数据要素流通更加开放有序,数据红利充分释放。

产业经济数字化:2022年,建成经济运行监测“一张图”,实现经济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实时管理和动态展示,工业企业监测管理等领域应用深化。全市智慧园区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基本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应用,建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慧文旅等若干在长三角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培育1-2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位于全省前列,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到230家,众创空间数据达到25家,科技创业孵化器10家以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0%

民生服务普惠化:2022年,形成广覆盖、多渠道、智能化、个性化的惠民服务体系,线上线下服务资源结合更为紧密。“皖事通·慧滁州”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政务、商务、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至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省级智慧社区试点1个,市级智慧社区试点5个。乡村普通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学校建设要求,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到2025年,建立便捷居民城市生活的一体化身份认证、服务提供、支付结算体系。基本形成“三医联动”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全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100%,城区重点社区基本完成智慧社区建设。教学点智慧课堂实现100%覆盖,建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培训新模式,初步建立服务全市人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城市治理精细化:2022年,建成滁州“城市大脑”一期,数据接入、系统接入和重点领域业务模型算法开发基本完善,全面支撑行业智慧应用,实现城市运行综合态势的分析和决策。建成智慧滁州运行管理中心,完成各领域智慧应用系统接入,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监测、各领域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测。建成应急响应协同指挥系统,实现应急协同联动。政务服务平台纳入一体化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比例达到100%,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证通用、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8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建成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和监管数据可共享、可分析、可预警。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联网达到100%,建成滁州智能交通体系。到2025年,建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大脑”和智慧滁州运行管理中心,全面支撑各项智慧应用。基本建成全市各类主体信用档案,公共信用信息覆盖率达到100%。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达到100%,跨领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全面建成,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


1  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指标

重点领域

主要指标

 2022目标值

 2025目标值

依据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排名

全国前15%

全省前4


全国前10%,全省前3



数字经济

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覆盖率

 50%

 70%

参考先进城市发展水平


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

位于全省前列

位于全省前列

依据2018年滁州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数量设定


战略性新兴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

 30%

 35%

依据《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设定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37%

 40%


惠民服务

城区智慧社区试点个数

 5

 20

安徽省《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


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

 90%

 100%

《滁州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滁州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17年度)》


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

 100%

 -

《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

社会治理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100%

 -

安徽省《关于全面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高质量建设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实施方案》


全市公共信用信息覆盖率

 70%

 100%



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

 100%

 -

《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数据资源

政务数据共享率

 85%

 95%

《滁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


非涉密公共数据开放率

 80%

 90%


基础设施

 100M以上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80%

 90%

《安徽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

2017—2021年)》


城市家庭光纤接入能力

 300Mbps

 1Gbps

《安徽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

2017—2021年)》


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

 100%

 -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


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

 96%

 98%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


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政务外网运行比例

 80%

 10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


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上云比例

不考察

 100%

参考《合肥市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2020)》相关内容

市民满意度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网上市民评价满意度评分

 70

 75

100


四、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

(一)概念模型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愿景是“智山慧水 醉美滁州”

概念设计总体思路概括为“5143”,强调通过全面统筹、深度融合,建设智山慧水,实现醉美升级。提出5个“一”加强统筹建设,即通过科学决策一把手、统筹协调一机构、规划设计一蓝图、建设运营一体系、管理服务一入口,全面提升智慧滁州建设、运营、服务的集约协同水平。提出4个“三”强化融合创新构建三元空间模型,即通过强化信息网络空间、实体物理空间与人类社会空间的系统规划和融合发展,有效激发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潜力和动力;构建三通融合路径,即通过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和机制互通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共享协同,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三圈联动发展,即通过推动滁州城市内圈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区域发展格局。提出三务愿景目标,即以政务高效、商务智能、服务便捷为目标,系统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体系和重点工程项目,全面提高城市政务、商务、服务活动的智慧水平。

 “智山慧水 醉美滁州”是数字时代滁州市特色发展道路,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城市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充分释放数据关键要素价值,充分契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发掘城市美丽潜质,突出滁州市人文之盛、山水之美、区位之优、物产之富,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的醉美高度。


  1. 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概念设计图

(二)总体架构

智慧滁州建设秉承“三融五跨”核心理念,体现数据驱动、智慧牵引总体路线,打造“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平台支撑开放智能、业务应用协同联动、政策机制保障有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构建“1124”总体架构。即:

构建“1”个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统筹集约、利用高效、安全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统一通信网、政务网、物联网、云计算中心、服务器等设备设施建设部署的标准规范,整合全市云服务资源,面向全市各部门、各县(市、区)统一提供计算服务、网络服务、存储服务、主机服务、数据库服务、网络安全服务等云服务。基于平台建设行业云,统筹接入企业云,支撑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务信息系统部署,形成共享、共用、共连的“一云承载”服务体系。

建设“1”个城市大数据中心,构建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升级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库,有效汇聚、存储、处理、分析城市管理中的政务、商务、服务大数据,融合利用视频、物联感知、时空信息,为全市各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县(市、区)等提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抽取、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等数据服务,为全市数据资源共享、数据价值挖掘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2”大应用支撑平台,即城市大脑分析决策平台和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聚焦城市运行智能分析和综合管理,同时系统构建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时空信息、区块链、物联网、视频等一系列专业基础能力平台,建设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社会信用、时空信息云平台等业务协同支撑系统和平台,建立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的数据智能分析决策模型,同步运行城市大脑分析决策平台和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城市运行的全景展现、仿真预测、指挥调度和决策优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水平与应急联动指挥调度能力。

围绕“4”个方面构建智慧应用核心任务体系,即在智慧生活、精准治理、现代产业、群带发展四大领域整合建设若干项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的大平台、大系统,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部门联动、共享开放的智慧应用服务体系。

总体框架包含体制机制、标准规范、信息安全、建设运维四大支撑保障体系,共同组织涵盖制度、技术、管理、安全和可持续机制的建设运营体系,确保“1124”架构有效落地和持续健康发展。

  1. 智慧滁州顶层设计总体框架图

(三)数据架构

数据资源管理和应用逻辑架构是全市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的基本架构,以政务数据资源统筹管理、集约建设、共享利用为目标,以政务数据资源交换共享系统为核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推动全市数据资源系统采集、高效汇聚、充分共享、全面开放和广泛应用,全面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有力支撑“城市大脑”建设和政务、商务、服务各类智慧应用。

  1. 数据资源管理和应用逻辑架构

构建三级数据资源共享体系架构。市级统一建设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向上与安徽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向下与全市各县(市、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节点对接,横向归集各市级部门可共享的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基础信息库和系列主题信息库,构建形成“安徽省—滁州市—县(市、区)”三级共享交换架构。

  1. 智慧滁州数据资源共享体系架构图

(四)安全体系

安全体系包括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运维体系。

安全技术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五大模块,强化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对重要信息资源的保护,推进区块链、国产密码技术在电子证照、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安全审计等方面的应用,构建全场景、立体化、多维度的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组建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安全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打造一支过硬的信息安全人才队伍,为智慧城市运营提供安全组织保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各环节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安全运维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安全运维服务制度,梳理完善现有的安全运维标准、制度和流程,建立统一、完善的安全运维管理流程和内容,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安全运维体系,全面提高运维水平,逐步实现安全运维由被动支持转为主动服务,保障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1. 智慧滁州信息安全体系

(五)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对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徽省标准,结合滁州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在建设中形成滁州地方特色的地标(滁州本级)和规范性文件,逐步构建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先行促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推动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集约、系统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标准体系遵循《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智慧城市术语》《智慧城市领域知识模型核心概念模型》《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等国家标准,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技术支撑平台、应用领域、安全保障等五大领域细化了标准设计。

  1. 智慧滁州标准规范体系


五、主要任务

(一)构建智能泛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强市

1、推进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升级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双千兆网络,完善“最后一公里”接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出台政策文件推进通信管道、通信基站等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社会资源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开放,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统筹衔接。推动市级无线电频段有效利用,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推进IPv6规模部署。优化4G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提升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和重点区域用户上网速率,增强用户体验感。推动5G网络建设与应用试点,强化无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保护和公共服务,鼓励拓展5G应用场景和商用发展。(牵头部门:市经信局,配合部门: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铁塔公司、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等)

2、加强统一政务云和外网服务

加快电子政务外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改造提升,扩大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带宽,推动IPv4IPv6双栈接入,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统一运维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安全管理。加强各类专网建设运维的统筹整合,逐步推进民政、卫健、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重点业务部门非涉密业务从专网到政务外网整合迁移,构建内、外、专多网间安全有序的共享交换机制。建设逻辑统一的混合云架构云服务体系。按照部门设施不扩建、不新建,全市统筹规划、集中部署、增量优先的原则,建设逻辑统一的政务云服务体系,为市、县(市、区)两级提供统一的云计算、云存储、云管理、云安全等政务云服务,为社会及企业提供行业公有云服务。加快同城双活、异地灾备数据中心建设,形成两地三中心架构。梳理整合各类政务云服务,推动全市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向统一政务云迁移,加快现有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改造和“僵尸”系统的全面清理,形成政务上云的统一工作格局。科学布局和有效利用本地云服务资源,构建政务混合云、企业云、社会云等资源与服务协同共享新模式。(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等)

 3、统筹建设智慧城市感知体系

统筹建设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优化完善城市物联感知网络,面向市政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农业生产、交通出行等领域应用需求,推进各类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感知网络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等资源,建设“高、中、低”全域覆盖的智慧城市感知体系。以“物联滁州”建设为牵引,在政务云上建设全市统一的物联网连接平台,推进各种物联网前端设备按统一标准接入平台,推动全市公共部门物联感知统一设施管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安全认证及权限管理,为各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物联网应用服务,推进物联感知数据分析挖掘和有效利用,构建完备高效的城市物联感知体系。(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电信运营商、市铁塔公司、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建设一体化视频监控体系。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动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持续深化“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加强城市、农村、路网、高铁沿线等视频监控点位统筹布局,梯次推进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关键场所视频监控工程建设。强化城乡结合部、乡村公共区域、重点林区和风景名胜区等视频监控建设,推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视频监控体系。强化系统联网,健全共享机制,加快推进全市公共和社会视频监控资源联网共享和应用服务。加大视频检索、图像增强、人像比对、智能识别、数据挖掘等智能分析力度,结合智能预警、无线射频、地理信息、北斗导航等技术工具,增强全市视频监控资源的智能化分析与应用水平。(牵头部门:市委政法委,配合部门: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

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全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础上,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丰富全市时空数据资源,形成时序化的基础时空数据、时空信息专题数据、物联网实时感知数据、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和根据本地特色扩展数据,构建城市各项应用所需的地上地下、室内室外、虚实一体、开放、鲜活的时空数据资源。鼓励并拓展时空大数据平台在国土空间规划、市政建设与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公众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为其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交织构成的四维环境中提供时空基础信息服务,实现基于统一时空基础下的规划、布局、分析和决策。(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部门: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

4、建立统一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加强统一的全市信息安全管理,全面落实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应急管理等监管制度,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对政务云、政务网络、重要信息资源库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管和防护。围绕“事前发现、事中防护、事后应对”,面向云网端架构,建设由云监测平台、云防护平台、反欺诈平台和城市安全态势感知中心组成的“三平台一中心”可视化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城市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加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牵头部门:市委网信办,配合部门:市公安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二)构建聚通用的一体化体系,建设数据强市

1、健全数据统筹管理机制

健全由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各业务部门参与的数据资源统筹管理组织架构,完善涵盖数据资源从采集、管理到应用的全周期统筹管理工作机制。依据安徽省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等规定,研究制定滁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办法及相关细则,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县区政务信息采集更新职责,按照“谁采集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数据资源规范管理。(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加快数据资源汇聚整合

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在现有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主题信息资源目录、部门信息资源目录梳理编制的基础上,规范数据资源目录的管理、维护和应用。结合部门机构改革及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变更,完善目录更新维护机制,保障目录数据资源的及时、完备、真实、有效和好用。(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加强数据资源建设与管理。建立完善政务数据采集和汇聚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对数据采集、标准规范、元数据、主数据、数据调度等的管理。推动非涉密政务数据向数据中心充分汇聚。以用促统,持续完善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经济运行、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及时更新,逐步推进经济监测、市场监管、城市安全等领域主题数据库建设。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和治理工作相关的考核和评估,提高数据资源的质量和鲜活度。(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构建智慧滁州“城市大脑”

推动“城市大脑”建设与应用。以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安全、高效、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建设“城市大脑”分析决策平台。整合提炼城市管理、治安、交通、安全生产、应急、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领域城市运行管理数据,构建城市基础信息模型。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综合态势感知,通过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统计数据等进行多维分析,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智能化分析预测和可视化展现,为城市管理者提前预防、主动应对提供决策支持。针对各领域管理决策需要,整合提炼相关数据,重点围绕城市发展、区域协同、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政务服务、经济运行、生态环境、应急联动等城市运行管理问题,研究建立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资源空间分析、案件协作侦破、空气主要污染物和气象关系等面向特定领域应用的智能分析模型,加强知识生成和情报挖掘,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模式,为全市时效性强、复杂性高、影响因素多的业务活动提供智能辅助决策支撑,有效提升城市科学决策、精准治理和高效服务水平。(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建设“智慧滁州”综合运行管理中心。基于城市综合态势感知、分析决策和仿真模拟等核心能力建设,打造“平台+应用+大厅”的“智慧滁州”综合运行管理中心,形成可掌控城市运行全局、实现统一调度指挥的领导决策“智慧驾驶舱”。加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经济运行监测和应急联动等重点领域的综合决策和统一指挥,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协调、高效、智能水平,服务保障各领域智慧化应用。通过部署全市统一的可视化大屏展示系统、多功能视频会商系统、大屏应用管理系统等,实现全市基础设施、交通路况、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重点领域综合运行态势、关键体征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分析等情况的“运行动态全景图”展示。建设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的应急联动指挥调度中心,整合人员、资源、数据、渠道等,全面提升综合指挥调度能力。有效利用综合运行管理中心设施设备,加大公共资源开放力度,建设智慧城市市民体验中心,结合应用场景展示滁州智慧城市建设进展和成效,提供新技术应用体验,增强市民参与感和获得感。配置专职运行管理团队,实现综合运行管理中心长效运营。(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推动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利用BIMCIM3等新方法和数字孪生技术工具,基于统一系统坐标系,整合构建涵盖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生态环境、城市人口、社会组织等的三维城市信息模型,加强对物联网感知数据的利用,形成二三维一体化的城市基础底图。依托城市大数据中心汇集数据,支撑“城市大脑”功能不断升级,带动实现城市三元空间映射交互,推动构建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虚实交互的数字孪生城市体系。(牵头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单位: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推进全市政务数据按权限共享。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统一的共享交换标准规范,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完善共享交换平台与各部门垂管业务系统、市本级自建业务系统之间的规范和系统接口,推进全市各部门、各县(市、区)按需共享业务数据。积极对接省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完善省、市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之间工作机制,促进跨层级和部门的政务数据及时全面共享。建立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考核评价制度,落实考核工作,以真实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驱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网站,加快推进社会需求迫切的公共数据资源统一集中开放。建立健全数据开放的审核制度,明确政府数据开放目标、实施原则、开放范围、开放渠道、开放方式和保障措施。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开放数据,建立起政府和社会互动互利的大数据采集、整合、开放、利用机制。加强对数据开放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提高开放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5、推进数据资源增值利用

加强数据资源增值利用制度建设,明确使用范围、程序、机制、保障措施,以及数据所有者与增值利用者的权利与义务。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热点痛点问题为导向,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教育技能培训、应用交流宣传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利用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促进大数据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逐步推动跨领域、跨区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应用。制定出台鼓励数据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各类社会主体,在充分保障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全面参与公共数据资源深度开发和增值利用,为政府治理、民生服务、城市安全、经济发展等提供基于数据挖掘的创新思路、实用产品和解决方案,激发数据创新应用活力。(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6、加强数据治理能力建设

探索推进数据治理相关地方立法,明确数据权属、采集、管理、授权、脱敏、交易等权责关系,夯实数据治理法治基础,促进数据资源红利释放。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为目标,持续加强数据治理制度建设,细化完善数据架构、数据模型、技术工具、数据标准、监督考核等治理基础。加快基于集成数据的业务分析模型研发,建立针对数据质量问题的数据监管模型,有效识别各类数据质量问题,及时修正问题数据,全面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和合法性,更好地服务于各业务应用。(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三)构建普惠便捷的智慧生活,建设宜居城市

1、优化升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皖事通·慧滁州”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扩大移动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范围和比重,实现公众和企业政府服务事项办理随手就办。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开放服务资源,广泛聚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公共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掌上城市“一站式”集成服务。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对接合作,深度开发医疗健康、社会保险、交通出行、文化旅游、教育体育、休闲娱乐、金融理财、社会公益等生活服务。基于城市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洞察服务对象,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体验,提高城市服务的在线化、个性化、智能化水平。探索与合肥、南京等周边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标准互认、系统对接,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持续完善“皖事通·慧滁州”APP集成应用功能,丰富跨区域和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智能化、融合化应用服务水平。(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医保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加快推进市民卡集成应用。基于社保卡加快整合各类市民服务卡,推进基于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的“一卡一码”的统一市民卡建设和集成应用。推动“一码”先行的各类实体卡与电子卡整合,探索形成各类实体卡与电子卡并用、线上线下融合应用的滁州模式。推动统一市民卡与“皖事通·慧滁州”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度绑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泛在的城市服务。建立完善统一市民卡服务管理模式,基于电子社保卡的身份校核和金融支付功能,逐步拓展人社及政府其他部门、社会机构的集成应用,创新可持续的运营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统一市民卡在合滁宁都市圈的共享共用。(牵头部门:市人社局,配合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医保局、市人行、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2、构建三医联动医疗服务体系

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与创新应用。健全全市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滁州市、县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础信息项,优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功能应用。充分发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委员会职能,以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基于“双圈互认”的医疗服务、“三医联动”的银保医结算建设。以统一市民卡为介质,推进基于“双圈互认”的挂号诊疗、就医支付、检查化验、医疗结算、审核监督、档案查询、服务评价等医疗等服务环节的“一卡通”服务。以滁州市“皖事通·慧滁州”APP为基础,拓展“一卡通”医疗服务功能。(牵头部门: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人社局,配合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加快智慧医保建设。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药品流通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一体化医保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医保数据中心和智能监控中心,全面联通医院HIS系统、基本公卫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保医师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药品进销存系统、药品耗材招采系统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健全医保法规政策体系、制度规则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医保诚信体系等相关制度体系。建设经办队伍、稽核队伍、执法队伍等医保专业队伍,探索研发应用智能监控机器人,全面提升医保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全面提升医保服务体验。推动“医保智能监控示范市”建设,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对定点医药机构精细化监管和在院患者管理。以公立医疗机构为核心建立医学知识库,健全医保医师诚信管理体系,实现医保医师实名制结算。通过监控规则前移强化医生诊疗行为规范,结合线下巡查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强化用药范围管理和康复诊疗监管,将滁州市打造成“全省标杆、全国示范”医保改革新亮点。(牵头部门:市医保局,配合部门:市卫健委、市人社局)

推动医疗大数据建设应用。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建设医疗大数据,加强就医流程、分级诊疗、药品供应、疫情监测、慢病管理、养生保健等领域的数据留存和分析应用,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水平,提高重大疾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推进医疗健康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推动精准医疗发展。鼓励医院和社会机构自主开展医疗健康增值服务,为公众提供便利的医疗健康服务。对接江北新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加强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提升滁州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业态。(牵头部门:市卫健委,配合部门:市政府办、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市、区)卫健部门、各级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积极推动“双圈互认”的区域协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大江北”协同发展区的规划布局,会同南京、合肥等地相关部门建立双圈“三医联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与江北新区、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在区域卫生健康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协同,逐步拓展完善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领域区域协同服务。促进双都市圈医联体建设,以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为支撑,以银保医结算、家庭医生服务、医疗服务监管等业务板块为切入点,推动双圈医疗、医保经办机构网上办理业务联通与三医信息共享,提升区域内居民异地就医、异地结算的便利度。(牵头部门:市政府办、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人社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县(市、区)卫健部门、各级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推动智慧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推进滁州教育城域网的四级联通建设,改善学校网络接入和带宽条件。逐步普及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加快推进农村学校的宽带提速、设备更新换代、应用系统升级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与共享程度。建设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汇聚、统一资源管理的智慧校园门户基础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全市学生评价系统,推进学校个性化应用系统与省、区域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平台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牵头部门:市教体局,配合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加快推进以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建设为主的智慧学校建设,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覆盖全市小学、中学、高校的智慧学校生态体系。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远程协作、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鼓励学校、教师、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推进以城带乡,利用智慧教学系统开展省域、市域、县域优质网上示范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结合培训、比赛等多种方式,将智慧教学浸润到学校管理和教书育人实践之中。(牵头部门:市教体局、在滁高校,配合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

推进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整合全市学校教育、职业培训、数字化学习资源,创新在线教育模式,构建以市民为中心的教育、培训有机结合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通过扩大网上结对学校规模,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鼓励通过跨区域合作办学、加入都市圈高校联盟等方式,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交流合作。(牵头部门:市教体局、在滁高校;配合部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全市各类教育培训机构)

4、提升智慧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推进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宽带覆盖和服务能力,加大智能安保机器人、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基于语音交互的自助服务机器人及远程健康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力度,提升智慧社区智能硬件设施和智能产品的应用水平。(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市经信局、市公安局,配合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各社区、街道,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铁塔公司等

提升智慧社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以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完善集人、地、物、组织于一体的网格化社区管理,通过以楼带房、以户带人、以人带事管理模式,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以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扩大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类别数量。推进跨区域社区服务事项受理,跨区域通办,让“数据多跑腿,市民少跑腿”。以“皖事通·慧滁州”APP为基础,形成集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社会组织、公益和志愿服务的一体化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配合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各社区、街道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以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发挥滁州学院等相关机构在技术研发应用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探索推进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形成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强化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建设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示范。(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科技局、养老机构、各社区、街道

5、积极推进智慧扶贫建设

建立扶贫资源数字共享机制。在现有扶贫信息平台和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基础上,推动扶贫开发与民政、农业农村、卫健、公安、人社、自然资源、统计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把居住地作为扶贫对象识别、管理和帮扶的切入点,把辖区内居住的所有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开发对象范围,统筹制订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增收等方面扶贫开发政策,实行扶贫对象数字化管理。持续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等互联网平台加大跨层级跨区域的扶贫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扶贫工作宣传力度、管理水平和扶贫开发实效。(牵头部门:市扶贫开发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动态管理制度。持续完善贫困户电子档案,核准核实扶贫对象基础信息,强化县、乡两级更正、补充和完善机制,分类实施扶贫政策,实现定点帮扶。在确保 2020年实现贫困县摘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后,逐步加强对相对贫困人群的持续帮扶。(牵头部门:市扶贫开发局,配合部门:市农业农村局等

推进文化生态旅游扶贫。引导支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旅产业扶贫中的应用,立足滁州市丰富的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红色文化教育游、绿色生态体验游、养生保健休闲游等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推动美丽乡村、特色镇村、乡村民宿、农家乐、中医药养生基地等乡村旅游业态培育和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增加百姓收入,丰富群众生活。(牵头部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扶贫开发局、市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大力推广“电商+”扶贫模式。依托各地农村电子商务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促进农产品上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户收入,带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以电商为代表的信息化培训的覆盖范围,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对全体人口的赋能作用,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入应用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化,提升弱势群体抵御风险、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开发局、电商平台、快递企业等

6、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推进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智慧林业,深化落实林长制工作机制,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体系,提升对森林火灾、动植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疫源疫病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生态环境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各部门统一、高效、畅通的共建共享工作推进机制。(牵头部门: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配合部门:市重点工程建管处)

提升环境保护智能化监测水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技术赋能生态环境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系统部署和应用服务的全过程,实现环境监测全面覆盖、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与智慧环保综合应用。建设全局化、可视化、一体化的智慧环保平台,全面准确掌握污染源和环境质量情况,及时快捷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整合生态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深度挖掘分析,辅助环保及其他领域决策。通过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分析、预测预警,提升环保监管水平、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配合部门: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推进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建设。创新环保监察手段,深化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借助无人机、视频监控、传感器等各类在线监测设备,加强生态环境领域联合执法。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联合执法,整合全市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能,统筹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完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工作机制。深化警务联防合作,建立完善的共防常治、共管协动机制。深入推进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长江经济带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联防联控建设,积极对接并推动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合理的分工体系,形成区域间共抓大环保的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城市圈城市在智慧环保、智慧水利等方面对接,推动监测数据的共享交换与互联互通。(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配合部门: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等

(四)构建精细多元的治理体系,建设文明城市

1、提升智慧政务服务效能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滁州分厅,推进企业和市民相关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利用移动APP、自助服务一体机、服务热线、政府网站、微博等渠道,实现安徽政务服务网滁州分厅与实体大厅的联动以及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深度融合,使居民享受“单点登录、全网通办”的一站式政务服务。推进部门内部政务服务资源汇聚和审批服务系统整合,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群众办事指南,优化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立完善党政机关绩效管理平台、行政权力清单和电子监察平台,促进全市各级政府权力阳光运行。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信息标准规范,整合共享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信用信息,形成法人、自然人公共信用数据库,构建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互联网+就业”服务,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拓展就业服务渠道,引导构建跨行业和区域的智慧就业新体系。(牵头部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政府办、市人社局、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推进政务服务应用创新。建设基于云平台虚拟用户的政务协同办公平台,促进跨部门跨层级的公文流转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务高效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整合优化政府“两微一站”建设和管理,持续完善信息公开、为民办事、交流互动功能。根据审批机制改革精神,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部门业务运行效率。创新政务数据社会化开放机制,依法有序开放网上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提供政务数据社会化增值服务接口,鼓励公众、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发利用。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探索推进与南京、合肥跨区域“一网通办”的信息共享、平台对接、结果互认。加快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逐步形成一体化服务体系。(牵头部门:市政府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部门: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提升智慧城管精细化水平

推进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整合城管、公安、住建、交通、应急等部门相关数据资源,以建设城市部件物联感知体系为重点,推进路灯、井盖、排水、监控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通过整合地下管廊数据、地面部件数据及高空空间数据,构建城管主题数据库,并作为城市基础数据库的一部分统筹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城管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统一标准规范,统筹推进城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局、市重点工程建管处,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在现有单元网格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城市网格化管理范围,实现全市110平方公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统筹责任网格管理业务,加强全市城市部件物联感知建设,健全城市物联感知部件的管理信息及更新维护机制。以滁州市数字城管系统为基础,推进全市智慧城管建设,结合GIS地理地图,借助城市三维仿真模型等新型工具,针对城市部件、公共设施、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城管专业业务领域巡查、查处、反馈、监督、评价等业务闭环管理效能,提升城市管理的可视化、精准化、动态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从市民获得感、体验感角度出发,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监督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效能考核,形成人本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园区管委会)

3、构建“规建管”一体化体系

提升住建行业大数据监管服务水平。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集约高效、绿色智能、规范有序为导向,梳理整合房地产、保障房、建筑市场、BIM4工程数据、信用市场等基础数据资源,构建住建主题数据库。推动大数据在行业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开发领域的广泛应用,开发建筑市场监管、房地产管理、城乡建设、园林绿化、地下空间开发、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诚信体系监管等智慧应用。通过对建筑市场监管、房地产监管等多方面监管,提升企业信用监管、招投标管控、人员考核管理、房地产统计监测水平。(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公管局、市重点工程建管处)

拓展空间规划平台建设应用。持续推进空间规划平台建设和应用,围绕发改、住建、水利、消防、生态环境、林业等相关部门业务需求,建立空间规划数据资源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联合审批、监督考核、评估分析、决策辅助为重点,建设涵盖多规台账、蓝图编制、实施监督、评估考核、成果共享、服务工作、辅助决策、运维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业务平台,逐步丰富空间规划与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水利建设等分类专业应用图层,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等)

提升“规建管”一体化服务能力。整合利用城市管理、住建、交通、水利、能源、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规划建设基础数据,构建三维城市规划建设信息模型,加强对城市土地、道路、建筑、管线、水利工程等城市规划重点内容的监测与管理,提高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跟踪研究和综合分析水平,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服务。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充分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全面提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治理的“规建管”一体化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等)

4、构建绿色交通畅行体系

推进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建立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交通感知网络体系,有效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全面采集全市交通道路、大型车辆、小客车非机动车辆、行人等交通动态信息。建设智能交通调度指挥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增强交通智能分析决策水平,提升城市交通发展趋势研判、优化路网规划、政策制定、系统运行效果评估等能力。建设交通信号控制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全路网联动监控,车辆信息智能识别,信号灯智能控制管理,协调城市交通控制和交通流量分配。通过“皖事通·慧滁州”平台、交通诱导屏、电子公交站牌、交通服务热线、交通服务网站等渠道,加大城市交通路网、出行车辆、停车资源等交通出行信息发布,引导市民实时查询、获取交通出行相关信息,为市民提供基于位置的实时、便捷和高度集成的交通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金盾公司等)

完善静态交通体系。推进全市各类停车资源梳理整合,加快现有停车场智能化改造,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引导、车位搜寻、智能支付结算等智慧停车全流程服务。打造“停车+”5经济,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停车要素和商业资源互联互动。鼓励单位、个人停车位等资源基于移动互联网错时共享使用,推动智能停车信息服务产品在交通运输行业有序规范发展。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在交通体系的对接,实现对双圈区域内车辆统一管理、统一违法处罚、统一出行服务等业务。(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金盾公司、市文旅公司)

5、提高社会治理创新能力

构建智慧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和信用监管,推动构建行政管理、基层监管、技术服务、监管执法、保障民生“五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搭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充分整合利用市场监管大数据和城市感知网络,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差异化、动态化、可视化监管。加强市场监管信息与社会信用之间的应用联动,为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准确的信用信息查询、认证评估等服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等)

提升建筑工地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强工程管理建设,围绕工程项目过程管理和安全生产,推进工程项目基本信息、建筑工地人员、设备监控数据、施工环境监测数据等信息整合汇聚,形成全市工程项目大数据。加强工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大建筑工地出入口、施工作业面、原料加工等区域高清视频监控、空气扬尘监测、噪声监测、高空作业设备监测、智能传输控制等设备的布控。推广“VR”电子虚拟技术的应用,实现直观适时监控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现场安全、车辆冲洗各类情况,有效提升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监管水平。(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重点工程建管处)

加快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构建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事故处理、监测预警、统计分析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体系。编制全市危险源基本信息目录、风险分级目录以及目录管理与更新机制,形成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主题数据库。强化安全生产资料自动化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安全生产应急、远程监控预警等系统建设,提升安全监管监察效能。优化现有信息采集与上报机制,展开定期核查,对接信用监管部门,对隐报瞒报企业进行惩处,以保证平台的日常管理能力和应急联动能力。(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化、法治化、网络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推动社会视频资源整合应用,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按照“预测预警预防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实战平台、基础平台”的定位,高质量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完善运行机制、接入视频资源。加快推进综治信息系统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校园及周边安全等9大信息系统基础模块,拓展信息系统实战应用,与公安、信访、教育、民政、司法行政、消防、人社、交通运输、卫健、住建、城管、邮政等相关部门信息平台实现互联共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推广应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全面应用在线调解平台,探索跨区域政法大数据实战应用工作机制。加快“智慧消防”建设,完善消防物联网建设布局,强化消防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和协同作战能力,提升消防预防、预警、实战、减灾综合能力。(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信访局、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

(五)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建设产业强市

1、优化企业营商服务环境

提升企业综合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着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改善创业就业环境,培育优化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营商环境。培育城市信息能力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以提升对企信息服务能力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涉企产业政策、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资源汇聚,对接社会信用服务体系,梳理整合各类商业机构专业服务资源,构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各类企业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科技创新、创新创业、项目申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招商引资、人力资源等一体化、便捷化的“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综合服务水平。构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要素资源平台有效对接的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等,吸引带动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市投资促进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四最”营商办、市商务局,各园区管委会等)

推进园区智慧化建设管理。鼓励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市高教科创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开展智慧园区建设与应用,通过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时空信息平台建设应用,提高园区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智慧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园区企业和居民满意度。加强园区企业数据动态采集和大数据分析,推进各园区、市直部门、县(市、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智能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与南京市、合肥市内成熟园区的对接协作,优化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和服务共享协同,提升园区开放发展水平。(牵头单位: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滁州高教科创城等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市投资促进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

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建立全市科技资源开放与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市政府门户网站、“皖事通慧滁州”APP等,推动设备、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科技资源的汇集,实现科技资源的统筹管理、一站服务、开放共享。重点与长三角区域城市建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供需对接工作制度,推动科技研发成果在本市的落地与应用。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先的国内外知名高校、技术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在滁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发展共性服务平台和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等,探索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促进科技开放创新与国际合作。借助南京都市圈协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推进滁州高教科创城与扬州新兴科创名城、淮安智慧谷、宣城宛陵科创城等平台机构协同创新,加快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等)

加强数字经济财税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安徽省及滁州市各类产业基金的作用,遵循数字经济生产消费和投融资规律,加大对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数字技术企业信贷审批流程,创新优化风险防控和信贷投放模式,鼓励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支持“互联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探索设立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结合滁州实际,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大健康等重点发展的数字产业,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优先安排用地供应。(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行,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产业引导。研究制定滁州市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采集经济增速、产值、消费总额、劳动力与就业、产业比重、企业类别与数量、各行业(企业)营业收入、缴纳税额、商务贸易统计等经济运行数据,建设经济运行监测“一张图”。研究建立经济运行分析模型,进行历史数据分析与模拟仿真分析,实现对滁州经济运行动态信息的分析挖掘。依托市级运行展示门户直观展示全市经济运行动态数据,方便管理者实时掌握地区、行业发展态势,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定期发布经济运行专项领域总结报告,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各类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统计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局等)

2、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依托城市大数据运营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制造业、农业等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等龙头企业落户滁州。探索建立大数据发展平台公司,加快本地产业培育,形成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以特色领域大数据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强化数据加工服务,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市、县(市、区)大数据产业联动,开展大数据企业试点,使大数据产业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以点带面放大辐射示范效应,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实现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牵头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配合单位:市科技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等)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以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市高教科创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椒县经济开发区、天长市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加强与合肥、南京江北新区等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协同联动,围绕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集聚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无人系统、智能终端等企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等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中的融合应用,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重点支持智能语音和新型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智能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融入双圈的人工智能产业错位发展腹地。(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滁州高教科创城,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

推进5G产业快速发展。借助紧邻南京江北新区国家级5G测试场区位优势,选取有条件的园区建设滁州5G产业创新试验区,引进一批5G设备制造和服务企业落户滁州,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研究与测试环境,促进5G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龙头企业5G网络改造试点示范建设,推动网络与工业智能设施和装备的协议兼容,促进信息物理系统(CPS)体系优化应用,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展5G网络支撑的车路协同示范。积极探索交通状态监控与评估系统、应急指挥及救援系统、交通运行控制系统、无人清扫车应用、无人公交、园区无人摆渡车、无人物流车、无人出租车、无人驾驶体验区、智能停车系统的示范应用。重点引进小米、华为、联想等企业,加强各类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和生产,鼓励5G+VR/AR/MR等产品和技术在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重点企业等)

推进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依托滁州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园区和相关企业,建设滁州市区域链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区块链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通过深化应用促进产业发展。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在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与跨链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测试平台、产业孵化平台、教育培训平台、资格认证和权益保护平台,强化服务引导,优化产业创新环境。鼓励引进区块链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推动滁州市进入国家区块链服务网络城市节点部署。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市民等多主体间协同互信的机制,推进区块链共识机制在数据共享、食品药品监管、审计监察、协同治理、电子票据、产权登记、精准扶贫、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事件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管理。大力培育区域链+产业、区块链+电商、区块链+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链建设应用。(牵头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

构建数字技术应用生态。引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平台型企业,通过开放平台功能与数据、提供开发环境与工具等方式,广泛汇聚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构建开发与应用高效互动的丰富场景和良好生态。培育和鼓励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广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等应用解决方案。以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高教科创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围绕高端装备、泛在网络、智能传感、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构建应用和实验场景,鼓励服务型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支持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出台适应数字经济特点的政策措施,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为目标,鼓励骨干企业引入关联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链,培育数字经济良性生态体系。(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

3、加快战新产业重点布局

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端芯片、5G、智能终端、无人机等新兴产业加快统筹布局,出台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完善各类众创空间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轨道交通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战新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服务环境。对接南京、合肥战新产业布局,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聚焦与双都市圈产业链式合作,推进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向合肥“芯片之城”靠拢。绿色食品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江北新区“基因之城”开展前瞻性研究及应用转化性。鼓励本地优势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生物技术等重点前沿领域率先探索布局。(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部门: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等)

提升信息产业核心能力。大力发展工业软件,鼓励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大范围的深度协作,重点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软件和服务,促进设计标准、零部件库、设计案例等共性资源的共建共享。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传感器重点产品和关键生产环节,加大鼓励引导力度,提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能力,促进“屏—芯—终端”主导的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牵头部门:市经信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智慧金融、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引入平台运营商,丰富B2CB2BO2O等电子商务运营形式,强化对滁州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完善滁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打造滁州电商品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鼓励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创新和示范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拓展市场空间和服务范围。完善滁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引导跨境电商生态链和产业链整合协同。推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鼓励科技服务业联盟发展壮大。(牵头部门:市发改委、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重点企业等)

加快智慧物流跨越发展。建设全省物流大数据中心,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优化升级滁州港、京东滁州物流中心、华塑物流园、广大物流园建设,引导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在滁州设立一级物流仓储和配送站,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构建生产、流通、消费服务一体化的智慧物流体系。鼓励应用北斗及大数据技术实现交通货运、物流供需、电子商务、网上物流等信息互通共享,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与物流服务协同发展。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与南京市、合肥市大型物流节点构建一体化现代供应链,大力提升面向制造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效率。建设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面向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农副产品物流、仓储、配送体系和商贸物流。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推广绿色物流。(牵头部门: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配合部门: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及各园区等,重点物流企业等)

4、推进产业转型融合发展

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走滁州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持续探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加强农业物联网、农业生产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在定远县、凤阳县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强农业农村“一张图”建设,推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农业商务大数据建设应用,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示范建设。推进农业与金融、电商、外贸、旅游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农业休闲观光园、生态体验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园区”等创新模式,探索“产园一体”“园镇一体”“园村一体”融合发展模式。(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配合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鼓励工业企业加强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工业提质增效和品牌化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智能家电、绿色食品、先进装备、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化工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打造一批样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立滁州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智能制造评级、专业解决方案对接等服务。(牵头部门:市经信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市投资促进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

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专业第三方机构,探索建立行业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以跨区域跨行业平台为主体、企业平台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引导本地企业充分融入长三角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服务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普及,鼓励引导中小企业有效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业务数字化转型,大幅降低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成本与风险,提升生产运营能力。支持各类企业和创业者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资源和技术,积极培育平台经济、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制造企业通过内网改造升级实现人、机、物互联,为共享制造提供信息网络支撑,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共享制造发展生态。(牵头部门:市经信局,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商务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

打造滁州智慧文旅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有效统筹全市、县(市、区)文旅项目布局,串联境内主要景点和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农业、教育等融合发展,形成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的全域旅游产业格局,打响“醉美滁州”旅游品牌。以公共交通工具、旅游大巴、观光大巴等旅游运输工具为基础,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构建覆盖机场、高铁站、主要景点等的便捷交通换乘网络,推动交旅协同发展。加大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推动文旅资源数字化转型和全域旅游数据资源汇聚应用。加快“文旅+互联网”产业融合步伐,按照“顶层设计、市县统筹、政企联动”的建设思路和“整体性、专业性、实用性”的建设原则,加快打造以文旅产业化和全媒体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全市智慧文旅体系,建设文旅综合管理平台,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加强与OTA厂商合作,全面提升现代文旅产业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滁州文旅资源和特色产品宣传推广。鼓励5G+VR/AR/MR等新技术应用,展现滁州特色历史文化风貌,全面提升滁州文旅服务体验。加强与合、宁都市圈城市间的联动交流和区域合作,实现文旅线上合作宣传推广和行业监管服务协同。(牵头部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琅琊山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市亭城文旅公司)

(六)推动区域联动的群带发展,促进融合强市

1、积极融入双圈城市群联动发展

把握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联动发展战略机遇,通过与南京市、合肥市深入开展设施互联、服务共享、创新协作、产业协同、生态共保的全面合作,加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滁州市融入双圈步伐。探索构建与智慧南京、智慧合肥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平台,通过重点项目牵引,促进新型智慧城市服务事项、平台系统、标准规范、政策制度、运营管理对接的常态化、具体化,实现三地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丰富、便捷、有效的互动、互惠和互利。构建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与南京、合肥核心商圈对接,承接外溢的资金、人才、高科技等要素资源,实现共赢发展。主动与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全面对接,加强与芜湖、马鞍山等皖江经济带城市群协作,加快补齐短板,突出制度创新优势,带动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协同发展,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打造长江经济带东中部衔接的重要支撑带节点城市。(牵头部门:市政府办,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

2、务实推进与智慧南京协同发展

以加快与智慧江北新区深度协作为切入点,全面融入“大江北”同城化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智慧南京建设与服务,突出生态环境、土地等要素资源的错位比较优势,充分把握借势发展机遇。细化落实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工作机制,搭建滁宁对接合作的常态化工作平台,以政务服务、科技创新、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文化旅游、智慧农业、休闲养老等为重点,积极推动两地基础设施联通、标准规范互认、基础数据共享、重大项目共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等具体工作,共同策划、建设和管理滁州市高教科创城等一批重要项目,务实推进滁宁两地在数字政府、产业经济、人文交流等全方位、多层面协同发展。(牵头部门:市政府办,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

3、务实推进与智慧合肥协同发展

以落实安徽省实施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为指引,全面对接智慧合肥建设与服务,拓展与合肥都市圈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打造智慧双城联动发展的安徽典范。建立滁合新型智慧城市对接合作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社保)等为重点,积极推动联动发展、协同发展,促进两地基础设施连通、标准规范互认、基础数据共享、科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等具体工作,共同策划、建设和管理一批重要项目。加强产业协作,积极推进合滁产业发展带建设,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带动下,全面融入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江淮区域节点城市、科创实验和产业孵化基地、产业创新示范城市建设步伐。(牵头部门:市政府办,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

4、大力提升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

有效把握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参与打造“数字长三角”,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长三角智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样板区,成为贯通安徽省与长三角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连接器和适配器。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的合作联动,细化落实一体化建设工作机制,搭建对接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常态化工作平台,推进跨区域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突出创新合作和错位发展,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协同推进公共服务开放共享、市场要素有序流动、生态环境共建共保、文化旅游互利开发,加快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和机制互通,推进长三角腹地科创试验基地、产业孵化基地、技术应用示范建设。探索共建园区等合作模式,共同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智慧园区和智慧招商平台建设,将滁州市在资源、产业、要素层面的比较优势项目化、产品化、服务化,在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大局中主动布局,对标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行业和企业,在新一轮产业分工、分化、重组中积极谋求有利位势。有效把握产业互联网渗透和消费互联网升级趋势,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慧应用、工业互联网、共享经济、智慧物流、跨境电商等为重点,力求全面融入、快速融入、高质量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缩小发展差距,转变发展模式。整合智能家电、现代农业优势资源,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创造发展机遇。(牵头部门:市政府办,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各县(市、区)政府)

六、推进路线

(一)重点工程

根据发展目标、总体架构、主要任务,以“三融五跨”大系统建设为导向,规划提出427项重点工程,分类型、分阶段有序推动规划内容落地实施。遵循“统网络、统数据、统平台、统运营、统标准”的建设思路,整合同类业务应用,避免重复建设平台系统,以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运营机制推动各项重点工程建设。


  1. 重点工程逻辑结构图

1、创新突破类

重点在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层面上有较大突破,形成具有滁州特色亮点的大平台和大系统,包括滁州智慧中心工程、城市大数据中心、“皖事通·慧滁州”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政务提升工程、智慧医疗健康工程、双圈联动专项工程等6个工程。

2、优化提升类

重点在已有系统平台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提升,在建设成效或运营模式上能够有所突破,形成提升滁州市政务、商务、服务水平的核心业务系统,包括智慧城管、市场监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能家居等10个工程。

3、夯实基础类

重点在已有资源和设施建设基础上全面整合、优化、提升,在服务保障效果或建设运营模式上能够有所突破,形成更加完备的滁州市基础支撑体系,包括政务云服务体系、一体化视频监控、统一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等3个工程。

4、填平补齐类

重点统筹推进已建垂管业务系统市级应用建设和部分市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补齐业务、数据、功能等方面短板,提升建设运维的系统性、完整性,最大化提升系统建设运行效率和效益。填平补齐类项目包括智慧教育、智慧消防、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智慧林业、智慧水利、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升级、社会信用体系、“应急联动”信息化工程等8个工程。

(二)推进原则

1、资源整合、充分利旧

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突破部门界限和体制障碍,梳理、整合相关部门已建系统或已有数据,充分利用现有社会化平台和企业信息化基础。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平台化建设,深化业务协同和数据融合应用,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结合《滁州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分阶段进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第一阶段先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共性支撑平台,夯实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第二阶段开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示范应用建设,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聚集初步形成,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实现。

3、先进适用、注重实效

各工程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业务需求,使整个系统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确保本工程建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技术不落后。注重工程建设与需求的匹配度,切实解决当前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升建设成效。

4、灵活拓展、注重安全

各工程建设遵循统一的数据接口和网络部署方案,充分利用已有软硬件资源,预留标准接口,根据业务发展和需求,不断优化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在系统设计和建设的同时,同步规划建设安全体系,以保障设施、网络、数据安全、稳定、可靠。

5、政府引导、多元协作

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培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保证必要、合理、可持续的财政投入,有序推进社会力量参与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服务供给。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主导作用,拓展融资渠道,优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建设运营效果。

(三)推进阶段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夯实基础、优化提升、融合创新三个阶段,各阶段交叉衔接、迭代升级、循环演进,逐步迈向成熟。

 1、夯实基础阶段

夯实基础阶段(2019-2020年),聚焦打基础促整合。重点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政务云服务体系、城市智能化基础、城市大数据中心等夯实基础类重点任务建设,全面构建滁州市信息基础支撑体系。进一步梳理和优化整合现有系统资源,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公共服务APP应用平台的统筹建设,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建成具有代表性的惠民服务特色亮点项目。

 2、优化提升阶段

优化提升阶段(2021-2022年),聚焦抓优化促突破。重点加快“三融五跨”创新突破类项目建设,以及重点业务系统优化完善,促进各领域工作流程优化和业务效能提升。大力推进共性应用系统和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慧应用,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一期,数据整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城市政务、商务、服务特色应用系统的智能化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3、融合创新阶段

融合创新阶段(2023-2025年),聚焦推融合促创新。重点加快数据、技术与业务融合,政务、商务、服务应用融合,双圈城市群三通与区域融合发展,全面激发模式创新,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城市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成为城市运行管理的关键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价值得到有效释放,城市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科学决策、融合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协同联动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信息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多元协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运营模式初步建立。

(四)推进路径

1、基础资源整合

以整合网络、机房、系统等现有资源为重点,强化基础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开展夯实基础类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对全市基础通信网、物联网、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安全管理设备设施等进行集约建设、统一管理与配置,统一运行维护。

整合网络。全市统筹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统一电子政务外网为基础骨干网络平台,统一视频专网为视频业务承载网络。已建业务专网逐步向电子政务网络整合,原则上不再建设各市级部门业务专网。全市物联网建设依托雪亮工程和城市物联网连接平台统筹推进建设,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等设施的共建共享,各部门不再同一区域重复部署物联网络及感知识别设施。

整合机房。逐步整合现有政务外网、视频网、互联网机房设备设施,统筹全市统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和异地灾备数据中心的布局,按照两地三中心架构,形成逻辑统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整合系统。以全市统一的政务云为基础,面向市、县(市、区)两级业务应用提供“一云承载”的服务体系,促进各类系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按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相关要求,梳理整合已有各类垂直系统和分散的业务系统,市级各部门新建非涉密信息系统依托政务云平台建设,已建非涉密信息系统结合系统迁移的难易程度逐步向云平台迁移。

整合数据。以城市大数据中心为基础,推进市级部门、县(市、区)部门与市、县(市、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市级建设全市基础信息库和主题信息库。县(市、区)依据需要建设本级特色主题信息库。依据安徽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完善信息资源目录,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健全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更新完善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现数据统一归集和管理,推进全市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

整合全市APP、网站和热线。以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全市统筹建设统一的APP、网站和热线,各类业务应用接入城市统一APP和网站,各类非紧急政务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咨询类应用整合接入城市统一热线。已建设本级APP、网站和热线的县(市、区)应与市级协同联动。市级负责统筹建设并提供共性支撑和业务协同支撑的各类系统和平台,为市级应用和县(市、区)应用提供统一门户,统一支撑。

安全体系共防共护。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相应等级的安全审查、风险评估和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和监督检查。加强党政机关网站、移动应用安全管理,提高网站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能力。定期开展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工作。加强对系统软件、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的安全配置管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演练。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骨干队伍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落实。

2、纵向统筹管理

全面落实和有效衔接省级信息系统建设要求,与省级基础设施、应用平台、纵向系统、数据资源、标准规范等做好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和自下而上的有效对接。市级负责对各市级部门、各县(市、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推进,对全市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性平台等实行“统一规划、集中需求、统建共用、统一运维”。


  1. 智慧滁州纵向业务统筹

系统平台整合。对采用“统一规划、分级建设”方式建设的省级垂管系统,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数据资源、标准规范等建设在遵循省级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以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和城市大数据中心为基础,统一部署、集约建设、统一运维。各县(市、区)纳入全市统一规划,县(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托市政务云节点部署业务系统、应用管理等,不再新建电子政务云节点。已经建设的,按照规定逐步归并整合。

市、县(市、区)两级数据归集。县(市、区)对于国家部委或省级部门统建垂管的现有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由县(市、区)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或业务专网向上进行汇聚,在市级部门归集。对县(市、区)自建自管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由各县(市、区)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数据治理后,形成可在区县层面共享交换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通过市-县(市、区)共享交换通道实现向市级归集和定期同步更新。

在市级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的框架下,健全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避免分散投资、重复建设、多头管理。各县(市、区)要根据自己特色,充分利用全市统筹建设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性平台等,创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工协作机制,探索推进在产业经济、城乡融合等方面开发新系统、应用新技术、实践新模式。

3、横向协同联动

立足“双圈联动”需求,积极参与“数字长三角”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数据标准规范互认、基础数据共享、重大项目共建。加强统一标准规范,强化基础设施、共性应用的统建共享,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开展多领域大数据协同应用,避免传统的“割裂式”单部门信息化建设。

  1. 智慧滁州横向业务统筹

共性应用平台集约建设。全市新建共性应用平台应以政务云平台为基础建设,强化统筹规划和建设共性平台,包括城市公共信用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和开放平台、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已建共性平台应加快数据接口改造,逐步向政务云平台迁移。

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建立市本级横向业务数据归集更新机制。国家部委纵向垂管业务系统中市本级可直接获得数据资源的业务系统,应向本级数据交换平台汇集相应的部门数据。

应用系统协同联动建设。以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为基础,加强跨部门应用系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体部署、业务协同,实现市级各部门业务协同联动。

(五)协同管理

1、组织管理机制

统一组织管理机制。成立“数字滁州”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形成定期会议制度和项目决策机制,保障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明确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职责范围,统筹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健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各部门和县(市、区)设立由党组成员担任的政府CIO/CDO(首席信息官/首席数据官),负责信息化条块统筹协调。加强各部门、各县(市、区)新型智慧城市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建立研究咨询体系。设立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咨询机构,对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项目建设、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产业转型、考评管理等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2、项目管理机制

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对接国家和安徽省相关要求,加快建立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公共机构的数据标准和统计标准体系,推进数据采集、数据开放、指标口径、分类目录、交换接口、访问接口、数据质量、数据交易、技术产品、安全保密等关键共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统一全市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明确各部门权责、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的范围和流程等。加强网络与共享平台接入、目录编制、数据对接、信息安全等工作的技术支撑保障力度,加强相关技术、标准培训工作。

规范信息化项目管理。全市信息化项目统一纳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范畴,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强化立项、建设、验收、绩效评估管理的规范化、便捷化、智能化程度,建立主管部门初审、相关部门联合会审、专家集中评审、市政府最终审批的联评联动机制。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申请前预编形成项目信息资源目录,作为项目审批要件。项目建成后应将项目信息资源目录纳入平台目录管理作为项目验收依据。

强化项目全周期监督。依据《滁州市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投资额度、运维费用、经费渠道以及项目评估论证、立项审批、招标采购、项目建设、过程监理、工程验收、资金管理、审计监督等环节的全口径备案。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咨询、设计、监理、验收测试和成效评价等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强化对项目建设进度的跟踪把控和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动态跟踪建设任务落实情况。

3、资金管理机制

跨部门项目的资金使用机制。坚持“费随事转”,对同一工作事项,原则上应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由一个部门负责,资金相应列入其部门预算;确需分解为由多个部门负责的,应按照项目和资金性质明确牵头部门,制定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并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规定分别列入各自部门预算,减少部门间横向分配资金。涉及向下分配资金的,通过上下级财政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设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整合现有分散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设立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财政资金。统筹安排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优先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共性支撑平台、政务能力提升、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培育等项目。通过分配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引导补助、专项补助等方式进行支持。

4、创新建设模式

完善市场化的建设运营机制。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保障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各相关方利益权益。建立政府主导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基金,以城市建设带动智慧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多元化推进合力。

成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公司。结合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进程,优先考虑采用政府资本金注入,与社会资本方合资组建项目公司,推进全市数据资产的增值应用、市场化运营,政府重大示范性应用工程建设和大数据生态体系的培育。以项目融资、设立基金、战略合作等方式,开展项目投融资、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等,有效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实施,提供统一技术与安全支撑保障。

推动滁州新型智慧城市运营长效发展。厘清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运营边界,委托第三方机构分别与政府部门、社会资本方就各建设项目的权责利边界、收益风险分担机制、监管架构、采购方式等进行磋商,务实推进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对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公司的监督管理,委托第三方对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开展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运营质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机制

 1、完善从市到县(市、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决策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建设实施机制。建立针对重大事项的领导小组决策机制,建立跨部门和跨层级的常态化、制度化议事协调机制。逐步健全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2、创新区域协同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探索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双圈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双圈智慧城市群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效对接,积极融入“数字长三角”建设工作机制。研究设立区域协同专项工作组,整合已有“双圈联动”“长三角一体化”等合作机制,以信息化协同为抓手,推动制度、标准、重大项目等合作事项实施。各县(市、区)作为落实具体任务的责任主体,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定位,负责智慧城市专项方案任务细化和推进落实。

(二)加快政策标准建设

 3、强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制度标准规范建设,印发《滁州市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重点加强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规范化、集约化、协同化管理,实现对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运维等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生态治理等数字化专项规划研究编制,推动与智慧南京、智慧合肥制度与标准规范对接。

 4、加强数据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对数据资源采集、共享、开放的规范管理。研究制定数据共享开放等制度,探索创新数据资源权益归属、数据共享开放范围和流程,推进政府数据在风险可控原则下最大程度开放。

(三)完善资金投入保障

 5、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财政资金长效投入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标杆作用、引导作用和托底保障作用,设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多元融资手段和渠道,培育和孵化本地智慧城市相关企业。

 6、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多元化投融资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建立社会融资担保体系,制定和完善税收优惠和融资担保等政策,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

 7、推动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建设运营,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引导社会机构、企业参与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探索通过资本运作,设立滁州市产业创新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公司,实现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城市创新联动、产业链协同和优势互补。

(四)强化专业人才引培

 8、加强智慧城市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引进滁州新型智慧城市研究、规划、设计、建设、应用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党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社会办学力量建立信息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依托滁州学院等本地高校,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联合科技攻关,大力培养待得住、干得好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加强与合肥、南京等教育培训和就业资源对接,重点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兼职创业。引导推进各行业协会、联盟和企业建立信息化领域人才分级分类认证,加快各类技术人才本地化培养和分级认证,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9、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依托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党政干部培训的核心内容,统筹安排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轮训,提高政府部门领导的信息化素养。通过举办研修班、考察等活动,深化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认知,全方位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培养既懂大数据技术又熟悉相关领域业务的核心工作团队。通过举办证书班、岗位培训、短期培训等形式,加快培养符合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

 10、引进和培育相关高端人才。加强人才招引力度,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引进与培育纳入滁州人才政策统筹。建立针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流动机制,开通重点人才绿色通道,出台滁州新型智慧城市人才发展计划,明确住房补助、奖励津贴等人才激励保障措施。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增强外地人才的支撑作用。设立新型智慧城市培训专项资金。强化与专业研究机构、高端智库的战略合作,完善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强化外部智力支撑。

(五)加强对外宣传合作

 11、加强智慧城市知识传播和建设成果宣传。制定滁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宣传推广计划,以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市民体验中心为基础,集中展示规划理念、典型应用、最新进展、经验成效等,以多种形式引导市民互动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过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体和政府网站、微博微信、慧滁州APP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展和经验成效,提升公众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设立“智慧城市建设宣传月”,展出更多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吸引市民更多地关注、更好地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增强现实获得感。

 12、加强国内外智慧城市经验交流。筹划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重点企业合作举办年度智慧城市发展论坛,汇聚权威专家、先进案例,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增强和国内城市交流互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双圈联动等发展战略机遇,借助合肥、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积极与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行城市、优势院校、知名企业和智库机构等开展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六)加强规划跟踪评估

 13、充分发挥《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的建设蓝图作用,按照年度、部门分解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细化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动态跟踪和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完善从规划制定、规划执行、绩效评估的全周期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4、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并作为评价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和领导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绩效考评和结果通报。建立和完善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加强对项目成效的统计监测和量化评估,保证重点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建立约谈机制、预算动态调整联动机制,对不符合共建共享等基本统筹要求的已建在建项目,视情况不再安排后续建设、运维经费等。

 15、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牵头单位应加强对《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5年)》的解读和宣贯,加强规划任务的分工协调和统筹衔接,率先做好全市基础平台、数据资源、共性系统规划建设,为各部门和县(市、区)提供规划落地指导。各任务牵头单位应按照本规划总体要求,研究制定具体项目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和建设实施计划。

附件1: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参考标准

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参考标准(2019

应用

标准号

标准名称

适用范围

智慧城市国家标准

顶层

设计

 GB/T36333-2018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规定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总体原则、基本过程及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架构设计、实施路径规划的具体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也可作为信息化领域的顶层设计指南。

 GB/T37043-2018

智慧城市术语

界定了智慧城市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运维。

智慧城市技术

 GB/T36332-2018

智慧城市领域知识模型核心概念模型

适用于智慧城市领域知识模型的构造,也适用于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之间的交换与共享。


 GB/T34678-2017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适用于智慧城市ICT整体规划及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维。


 GB/T36621-2018

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

适用于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体系的建立和管理、运营监督和评价。


 GB/T36334-2018

智慧城市软件服务预算管理规范

适用于指导智慧城市软件服务预算的编制和应用管理。


 GB/T36445-2018

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

适用于指导智慧城市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维。

数据

融合

 GB/T36625.1-2018

智慧城市数据融合 第1部分:概念模型

适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融合实践。


 GB/T36625.2-2018

智慧城市数据融合 第2部分:数据编码规范

适用于智慧城市的数据融合实践。

支撑

平台

 GB/T36622.1-2018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第1部分:总体要求

适用于城市级公共支撑与服务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


 GB/T36622.2-2018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第2部分:目录管理与服务

适用于城市级公共支撑与服务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


 GB/T36622.3-2018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第3部分:测试要求

对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功能及性能测试要点做出要求的依据,适用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与服务支撑平台的测试。202111日正式实施。

智慧城市评价

 GB/T33356-2016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用于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


 GB/T34680.1-2017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

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评价指标和分项评价指标的制定,也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和分领域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与评价工作。


 GB/T34680.3-2017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3部分:信息资源

适用于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的评价。


 GB/T34680.4-2018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4部分:建设管理

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评价。

领域建设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

GB/T37025-2018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适用于相关方对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


 GB/T35279-2017

云计算安全参考架构

适用于指导所有云计算参与者在进行云计算系统规划时对安全的评估与设计。


 GA/Z1360-2018

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表

适用于公共安全行业的信息安全领域的标准制定和修订。


 GA/T1390.2-2017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适用于指导分等级的非涉密云计算平台及云租户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监督管理。


 GA/T1345-2017

云计算网络入侵防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入侵防御系统产品的设计、开发及测试。


 GB/T35282-2017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适用于非涉密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的安全设计、工程实施和运行管理,也可作为非涉密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进行安全测评的依据。


 GB/Z24294.1-2018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1部分:总则

适用于基于互联网开展不涉密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为挂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安全产品提供者进行信息安全建设提供管理和技术参考。


 GB/Z24294.2-2017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2部分:接入控制与安全交换

适用于基于互联网开展不涉密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为挂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安全产品提供者进行信息安全建设提供管理和技术参考。


 GB/Z24294.3-2017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3部分: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

适用于基于互联网开展不涉密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安全产品提供者进行信息安全建设提供管理和技术参考。


 GB/Z24294.4-2017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4部分:终端安全防护

适用于基于互联网开展不涉密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为挂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安全产品提供者进行信息安全建设提供管理和技术参考。


 GB/T34080.2-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安全规范:信息资源安全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信息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部署、安全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信息

技术

 GB/T35589-2017

大数据 技术参考模型

适用于对大数据复杂操作的理解,为大数据系列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


 GB/T36345-2018

通用数据导入接口

适用于大数据系统的数据导入接口标准制定和测试。


 GB/T34960.5-2018

数据治理 第5部分:数据治理规范

适用于数据治理体系的建立;数据治理实施落地的指导;数据治理相关软件的研发、选择与评价;数据治理能力和绩效的评价。


 GB/T36343-2018

数据交易服务平台 交易数据描述

适用于数据交易服务平台。


 GB/T36344-2018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适用于数据生存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质量评价。


 GB/T36073-2018

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适用于组织或机构对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


 GB/T36327-2018

云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应用程序管理要求

适用于与平台即服务应用程序管理相关的PaaS提供者的服务提供。

物联网

 GB/T36620-2018

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指南

适用于智慧城市中物联网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实现。


 GB/T30269.702-2016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接口数据接口

适用于传感器和传感结点产品测试、系统集成与应用。


 GB/T36962-2018

传感数据分类与代码

适用于传感数据的发布、存储、交换与共享等过程。


 GB/T35318-2017

公安物联网感知终端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适用于公安物联网感知终端产品的软、硬件设计和研发等。


GB/T37714-2019

公安物联网感知设备数据传输安全性评测技术要求

适用于公安物联网感知设备数据传输安全性评测。


 GB/T33776.602-2017

林业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接口规范

规定了林业物联网传感器和传感器结点的编码格式以及两者之间接口的交互协议。

地理

信息

 GB/T35775-2017

智慧城市 时空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

适用于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效果的评价。


 GB/T35776-2017

智慧城市 时空基础设施基本规定

适用于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服务。


 GB/T35632-2017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数字版权标识

适用于测绘地理信息中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数字版权标识,其他类型数据的数字版权标识可参照使用。


 GB/Z34429-2017

地理信息 影像和格网数据

适用于影像和格网数据应用及标准化工作。


 GB/T37149-2018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

 /


 GB/T35644-2017

地下管线数据获取规程

适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管道及线缆等地下管线数据获取,包括管线竣工测量。地面及架空管线的数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GB/T35636-2017

城市地下空间测绘规范

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测绘的技术设计、作业实施及质量管理。


 CH/T1038-2018

时空政务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接口技术规范

规定了时空政务地理信息服务接口的模型、定义和方法描述。适用于时空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建设。


 CH/T9027-2018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服务接口

 /

数据

资源

 GB/T36104-2018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数据元

适用于各级登记管理部门信息采集,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建立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信息回传、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应用。


 GB/T36106-2018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管理规范

适用于国家、省级和军队等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登记管理部门、统一代码应用部门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建设部门、相关人员。


 GB/T33453-2016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

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内容、系统设计、建库、系统集成、测试、验收、安全保障与运行维护的总体要求。


 GB/T36903-2018

电子证照 元数据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证照的生成、交换与利用。


 GB/T36107-2018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交换接口

适用于国家、省(区、市)和军队登记管理部门与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交换。


 GB/T32633-2016

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接口规范

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服务接口规范。


 DB34/T2733.1-2016

公共信用信息 第1部分:数据元目录

适用于安徽省涉及公共信用信息的系统建设、数据采集、处理、交换、共享和应用。


 DB34/T2733.2-2016

公共信用信息 第2部分:数据交换规范

适用于安徽省各市、各部门涉及法人和其他组织、个人信用的业务系统与安徽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视频

资源

 GA/T1400.3-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数据库技术要求

规定了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的组成、存储对象、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技术要求。


 GA/T1399.2-2017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

规定了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中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的应用流程与功能组成、功能、性能、视频图像内容分析数据描述等技术要求。


 GA/T1400.2-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


 DB34/T 2828-2017

 3G4G 图传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适用于安徽省视频图像内容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电子

政务

 GB/T32617-2016

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数据规范

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业务数据项的名称、建议字段名、数据类型及格式、同义名称、备注。


 GB/T34080.1-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安全规范:总体要求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GB/T33780.1-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系统架构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设计、建设、运行、服务和管理。


 GB/T33780.2-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功能和性能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GB/T34079.3-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规范:数据管理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数据管理技术要求。


 GB/T33780.6-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服务测试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GB/T34078.1-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总体规范: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GB/T33780.3-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系统和数据接口

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GB/T30850.4-2017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4部分:信息共享

适用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系统的规划、建设、运维。


 DB31/T999.2-2016

网上政务大厅接入技术规范:平台数据交换接口及数据信封

规定了网上政务大厅接入中的基础数据交换接入的专项技术规范。


 DB31/T999.4-2016

网上政务大厅接入技术规范:单部门事项信息共享数据交换格式

规定了网上政务大厅接入中单部门事项信息共享的数据交换格式。


 DB34/T2439-2015

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规范

规定了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内容规范的建设与管理要求,使用时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扩展。适用于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一编码规则。

社会

治理

 GB/T33842.5-2018

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的符合性测试方法:人脸图像数据

适用于GB/T 26237.5-2014中规定的人脸图像数据交换格式结构的符合性测试。


 GB/T31000-201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

适用于全国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简称"综治")组织的综治业务信息采集、交换、共享、加工、研判以及系统建设和管理。


 GA/T1227-2015

治安管理信息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规定了治安管理信息数据交换的文件命名和结构,适用于数据交换与共享。


 GA/T1281-2015

网上督查信息基本数据项

适用于督察信息的数据处理、交换和共享等信息管理工作。


 GA/T1226-2015

治安管理信息数据备案及访问服务接口总体技术规范

适用于以接口方式进行的治安管理信息数据报送、备案和数据访问。


 GA/T1183-2014

公共安全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编写要求

适用于公共安全行业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的编写。


 GA/T1285—2015

安防指/掌纹识别应用:图像数据交换格式

规定了用于存储和传输指/掌纹图像数据的交换格式。


 CJ/T171-2016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属性数据采集表及数据库结构

适用于环境卫生设施属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交换。


 DB34/T2692-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与测试规范

适用于安徽省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中安装在车辆上的终端设备。


 DB34/T2690-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与测试规范

规定了安徽省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的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测试规范。适用于安徽省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


 DB31/T968.1-2016

全过程信用管理要求:数据清单编制指南

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责任单位基本信息表和信息事项表的构成要素,数据提供及持续改进的要求。

城市

服务

 GB/T31778-2015

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通用技术要求

适用于城市间综合交通、公用事业缴费、风景园林、社区/园区应用、停车场管理等领域应用。


 GB/T35174-2017

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载终端数据总线接口通信规范

适用于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载终端与扩展设备间通过485异步串行通信接口或控制器局域网络(CAN)进行通信。


 GB/T34428.1-2017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通用规程

适用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上位机与监控设施之间的数据通信。


 GB/T34428.2-2017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车辆检测器

适用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上位机与车辆检测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GB/T34428.4-2017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气象检测器

适用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上位机与气象检测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GB/T34428.6-2017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地图板

适用于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上位机与地图版之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GB/T37373-2019

智能交通 数据安全服务

适用于智能运输系统实现基于密码技术的数据安全服务。


 GB/T35640-2017

公交导航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

适用于公交导航数据的使用与交换,也适用于公交导航数据的生产。


 DB34/T 2689-2016

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基本要求

规定了城市智能公交的总体要求、系统框架、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具体的功能要求及性能要求。适用于安徽省智能公交系统建设。


 LD/T32.6-2015

社会保障卡规范:应用数据结构

适用于社会保障卡的制造、管理和受理以及应用系统的研发、集成和维护。


 WS/T502-2016

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

 /


 WS/T501-2016

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

 /

服务

平台

 GB/T36578-2018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信息化公共平台数据接口规范

适用于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维。


 GB/T36318-2018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开放 总体要求

适用于电子商务平台数据管理、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公共数据开放。


原链接:https://www.chuzhou.gov.cn/public/2681561/1110462201.html